0898-08980898

leyu手机版登录入口深圳政府在线_深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leyu乐鱼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leyu手机版登录入口深圳政府在线_深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4年1月23日上午,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开幕。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孟凡利、程福波、黄宁生、叶贞琴、张硕辅、肖亚非、刘雅红、谭玲、吕业升、许红在主席台执行主席席就座。

  省委黄坤明,省政协主席林克庆,全国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玉妹,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王荣,老同志高祀仁、、朱小丹、张帼英、欧广源、黄龙云,省委、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宋福龙、陈建文、张虎、王曦、郭永航、袁古洁,张少康、张新、林涛、刘红兵、刘国周、陈良贤,许瑞生、邓海光、袁宝成、王学成、黄武、张嘉极、李心、温国辉、郑轲、郑振涛,驻粤部队领导同志李军、、刘大志,省法院、省检察院领导同志张海波、冯键,我省选出的十四届全国代表吕世明、宋哲,广州、深圳市负责同志孙志洋、覃伟中、王衍诗、骆文智、李贻伟、林洁、戴运龙,以及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

  王伟中在报告中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他说,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习总亲临广东视察,殷切寄望广东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全新定位,并先后向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从都国际论坛致贺信,极大振奋了全省上下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决心。我们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总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务院工作安排,在省委正确领导下,在省及其会、省政协监督支持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守正创新、苦干实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王伟中说,这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实现习总赋予的使命任务,认线”具体部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迈出坚实步伐。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现代化的奋进之路,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坚决扛起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全省经济在攻坚克难中回升向好。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7万亿元、增长4.8%,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广州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39万亿元、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万亿元、增长5.8%,深圳成为广东第二个万亿元消费城市;进出口顶住压力、逆势实现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增长4.4%,工业投资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佛山成为广东第二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全省经营主体突破1800万户、全年净增172.8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突破1000万户,企业达780万户leyu乐鱼手机版官网、占全国1/7。

  王伟中说,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力牵引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开启新图景。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释放强大动能。千方百计扩内需稳外需,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进一步增强。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海洋强省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大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社会大局保持平安稳定。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倾情倾力实施“民生十大工程”,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一年来,我们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扎实成效。

  王伟中指出,同时,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我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特别是经济外向度高,受外部环境冲击影响更直接。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新动能培育有待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局面尚未扭转,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育儿等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节能减排降碳任务依然艰巨,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还有一些欠账。房地产、金融等领域还存在风险隐患,部分市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一些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有待加强,政府行政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

  王伟中在报告中指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总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王伟中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进出口总额增长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0万人以上;粮食产量1270万吨。

  王伟中说,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始终牢记习总殷殷嘱托,按照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认线”具体部署,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要以“走在前列”总目标统领广东各项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要坚决扛起“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责任。重点抓好十二个方面:一是做实“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加快建设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更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支撑带动作用。二是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加力提速,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三是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五是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发展更高水平的国内大循环,在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赢得更大市场。六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七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八是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九是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十一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大力促进共同富裕。十二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广东、平安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王伟中说,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坚持廉洁用权、艰苦奋斗。全省各级政府要树牢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要锤炼干字当头、实字托底的硬作风;要锻造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的铁肩膀。

  王伟中强调,潮起珠江再出发,奋楫扬帆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振奋精神加油干、团结一心加油干、攻坚克难加油干、脚踏实地加油干,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广东新的更大贡献!

leyu手机版登录入口深圳政府在线_深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图1)

  1月23日下午,省代表、省长王伟中到他所在的省十四届二次会议深圳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省代表、省委、深圳市委孟凡利参加审议。

  会上,孟凡利、覃伟中、张锦、姜保国、郑海荣、王良、李巍、李朝阳等代表发言leyu乐鱼手机版官网,纷纷表示省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总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是一份高举旗帜、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代表们围绕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基础设施、金融发展、民生福祉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提出意见建议,现场发言踊跃、气氛热烈。王伟中认真听取代表们的发言,并不时参与互动交流,对代表们在过去一年广东高质量发展中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对大家就省政府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给予充分肯定,要求省直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充分吸纳。

  王伟中表示,去年以来,深圳坚决贯彻落实习总、党中央决策部署,锐意开拓进取,主动担当作为,有力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落实重大战略、做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创新动能、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市民生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省改革发展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伟中强调,深圳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对广东、对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总、党中央赋予的使命任务,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气魄与担当,强化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在新起点上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业绩。要坚决扛起经济大市要真正挑起大梁的责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突出抓好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重点消费,加快超算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超充装备、低空智能融合等建设,巩固传统外贸市场份额,为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出更大贡献。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坚持制造业当家,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瞄准高端高质高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集成电路、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着力构建全过程创新链,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持续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前海、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提速增效,深化与香港更紧密合作,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要抓住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有利契机,落实好新型帮扶协作机制,深入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发挥经济特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深圳都市圈建设,进一步拓展经济纵深,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

  1月23日,省代表、深圳市委孟凡利参加省十四届二次会议深圳代表团分组审议并作发言。

  孟凡利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总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带领全省人民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省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工作作了实事求是的回顾,总结成绩客观全面,分析问题求线年工作安排,从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到各方面重点工作部署都很清晰,任务书路线图都很明确,是一个讲的报告、抓落实的报告、抓发展抓建设的报告,也是一个充分体现对深圳关心支持和厚爱的报告,听后深受启发、深受鼓舞,我完全赞同。

  孟凡利表示,深圳将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部署要求,真抓实干、埋头苦干,锐意进取、敢作善为,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最好结果,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深圳更大贡献。我们要全力以赴抓好经济运行、民生与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完成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为深圳长期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局面。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为新时代新征程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1月23日下午,省代表、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在参加省十四届二次会议深圳代表团审议时表示,省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习总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是一个求真务实、振奋人心的好报告,我完全赞同。

  覃伟中表示,接下来,深圳将深入学习贯彻习总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扛起习总、党中央赋予深圳的新时代历史使命,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加快提升科技创新“硬核力”和产业体系“竞争力”,着力增加全球市场“含深度”和城市发展“集约度”,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深圳最大贡献。

  1月23日下午,省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首场记者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就推进“制造业当家”工作进展及成效回答记者提问。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表示,2023年,广东制定印发“技改十条”,先后实施工业投资跃升计划、技改“双增”行动、“技改大会战”行动等,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共推动9345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改,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4%,是6年来年度最快增速,有力支撑全省工业投资增长22.2%。

  涂高坤透露,下一步广东将以技术改造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实施技术改造赋能提升工程,推动企业加快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落实落细“技改十条”,确保政策“红利”充分惠及企业;持续实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开展工业技改“百企千项”示范行动,在全省打造技术改造100家示范企业和1000项典型项目,形成抓技改强制造生动局面等。

  2023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郭跃华表示,2023年全省在政策体系完善、科研技术攻关、重大项目建设、应用场景开拓等方面精准发力,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据介绍,省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在储能产品、储能电站规划、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等方面出台14项配套支持政策,广州、深圳等12个地级以上市出台配套文件,全省形成“1+N+N”政策体系。依托广东省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了新型储能领域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编制广东省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路线图,推进一批“旗舰型”攻关项目。加强与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建集团等合作。郭跃华透露,广东将继续加快推进新型储能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制造项目建设,不断丰富和拓展应用场景,推动我省新型储能产业更高质量的发展。

  近年来一批标志性外资制造业大项目相继落户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介绍,2023年,广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大制造业吸引外资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首先是制造业外资规模和占比大幅提升。全省新设制造业外资企业1078家,同比增长29.9%;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492.2亿元,同比增长11.7%,占全省实际外资的30.9%,创下近5年来的新高。其次,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吸引外资25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5%,占制造业外资比重达51%。采埃孚华南研发中心、苹果大湾区创新中心等一批制造业高水平外资研发中心相继落户,全省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达403家。此外,美、日、韩等主要发达国家实际投向我省制造业资金128.9亿元、同比增长51.7%。

  省科技厅厅长王月琴表示,全省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全球第二,各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领先,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不断增强。

  据介绍,广东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构建以鹏城、广州国家实验室为引领,以省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等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集聚国家级创新资源来粤建立高水平创新研究院27家,面向产业需求建设27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逐步成为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聚焦制造业当家,组建由龙头企业牵头、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扎实推进“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璀璨行动”等重大项目。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在新能源汽车、新一代通信、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

  近年来,围绕制造业当家,大力实施广东质量提升工程,让“广东质量”成为“广东制造”的代名词。省市场监管局局长刘光明表示,广东聚焦培育壮大制造业企业,大力推动产权保护、公平竞争、企业信用、要素获取等领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持续降低制度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有效推动广东制造业企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截至2023年底,全省制造业登记在册的经营主体突破165万户,制造业企业86万户,新登记制造业企业9.1万户,同比分别增长6.8%、5.6%和10.9%。此外,2023年广东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无人机产品、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电驱动系统用品等5个国家质检中心顺利通过验收并落户广东。全省国家质检中心87个、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7个,质量认证获证组织16万家,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4612家,数量均居全国首位,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广东首创快检筛查方式、研发多款智能检查设备和监管辅助工具,全面提升质量监管质效。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于海平介绍,2023年全省新登记制造业企业9.1万户,同比增长10.9%。到2023年12月末,“中小融”平台累计服务企业188.4万家,入驻金融机构突破1265家,累计推动实现融资突破3100余亿元。

  此外,广东还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制造业企业直接融资规模。2023年,全省共有44家制造业企业IPO,首发募资总额达470亿元,在全省新增上市公司和募集资金总额中占比超八成;2023年底,广东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超过600家。2023年,广东出台《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新三板挂牌和北交所上市融资实施方案》《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工作方案》。于海平还提到,广东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库,推动优质制造业企业加快登录资本市场。其中,与深交所合作建立“广东资本市场培育信息系统”,入库企业1713家,企业用户5334家。

  1月23日下午,出席广东省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深圳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气氛热烈。代表们“抢麦”发言,谈成绩来之不易,说使命重任在肩,并为广东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建言。

  深圳代表团人才荟萃,院士代表就有3名。省代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郑海荣去年当选中科院院士,也是最年轻的院士之一,他主导的国产体外膜肺氧合系统写进了省政府工作报告。郑海荣说,广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是必由之路,我们需要更多的创新人才走自主研发之路。我省应瞄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全球“最强大脑”集聚的创新创业环境,引进一大批全球顶尖的人才,并优化科技攻关机制、评价机制,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省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张锦说,北京大学等省外高校在粤办学机构是大湾区科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入高层次人才资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前,这些异地办学机构的师资人才队伍,在人员的身份、干部的交流、职称的评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难题,建议将异地办学机构的教职工纳入属地事业单位员额制管理和干部备案,打通专业技术岗位人才的晋升渠道,提升教职工队伍稳定性,促进师资人才队伍交流。

  省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医学部主任姜保国说,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生产企业数量突破3万家,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但是,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超九成依靠进口,这种局面亟须改变。

  姜保国说,高端医疗设备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和积累。深圳高科技企业发达,又有一流的投资环境,建议在深圳建设国际医疗产业城,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培育壮大产业链,突破了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设备的自主发展和国产替代,推动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入境游市场逐步回暖,境外人士在支付时遇到的“水土不服”问题开始显现。省代表、深圳新国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祥说,国内普遍喜欢也习惯使用移动支付,而境外来华人员多使用和现金等支付方式,对移动支付接受度低。过去几年,由于人员跨境流动骤减,许多外卡支付受理机具退出市场,导致外籍人士在我国生活期间的支付便利性下降。

  刘祥说,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于世界一流湾区,全面优化外籍人士在粤消费的支付环境迫在眉睫。建议在商业中心、机场车站、文化景点等外籍人士活动密集区域,提升外卡支付受理机覆盖率,构建完整的ATM外卡取现和银行网点外币兑换网络。同时,积极推动开办涉外手机支付业务和境外电子钱包境内使用,实现不同国家、区域的支付条码互通。拓宽数字人民币钱包“先充后用”功能支持的境外范围,丰富面向外籍人士的促进数字人民币消费活动,增强外籍人士消费活跃度。

  1月23日上午,广东省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省长王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一年,广东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一,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新的一年,广东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坚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深圳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特殊,广东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深圳“着墨”颇多,全文直接点到“深圳”两个字有10余处,点到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工作更多达近30处,既浓墨重彩“点赞”过去一年成绩,也直接“点题”赋予改革发展新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广东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经济大省挑大梁,广东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一。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7万亿元、增长4.8%,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呈现出韧性强、活力足的良好势头。广东制造、广东创新同样持续引领全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7.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超7.5万家,均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

  报告从十个方面总结了去年广东主要工作,涵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等方方面面。过去一年,深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全力推动经济稳中提质、稳中向好。深圳的努力和成绩被“看见”,也直接写进广东政府工作报告。

  比如,报告中回顾全省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时提到“深圳成为广东第二个万亿元消费城市”。深圳是全省第一个经济总量迈上3万亿台阶的城市,目前正朝着4万亿的目标奋进,全力以赴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外资,为全省经济总量新突破多作贡献。

  在谈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时,报告点出了“国务院出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批复前海总体发展规划”,“深中通道主线全线贯通、今年通车后深圳与中山之间只需半小时”,“大力推进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综合改革试点22条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获全国推广”“实施‘前海金融30条’”,“前海累计引进全球头部服务商152家”等工作,展示深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成效。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这里也直接点名“深圳”派任务,“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经济大市要真正挑起大梁,其他各市要比学赶超、奋发有为,共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再造一个新广东’作出应有的贡献。”

  报告强调了今年广东要重点抓好十二个方面的工作,这既是对全省面上工作的总体部署安排,同时也是对深圳重点工作提要求,“点题”深圳继续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

  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加快建设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需要深圳多作贡献。报告也直接给深圳派任务并拿出了支持举措,“加快皇岗、沙头角等口岸重建和改扩建”,“推动修订前海合作区条例,打造融资租赁、航运服务、海工装备、国际咨询等集聚区”,“推动出台河套深圳园区条例,强化‘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统筹开发利用”,“以产业科技合作为重点,把横琴、前海、南沙、河套这几个龙头舞起来,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锚定目标建设好深圳先行示范区,落实综合改革试点第二批授权事项清单”。

  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形成新质生产力,广东对深圳同样寄予厚望。报告提出,“支持深圳、广州、珠海建设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打造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高地”,“优化鹏城实验室管理机制”,“推动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深圳分中心)建成运行”,“把14个沿海城市的‘蓝色动力’充分激发出来”,“加快深圳LNG应急调峰站建设”。当前,深圳正全力做大做强“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在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风口、新赛道上持续发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大有可为。

  深圳,首次突破万亿消费大关。1月23日,广东省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圳成为广东第二个万亿元消费城市。这意味着深圳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跃上万亿元级新台阶,正式跻身“消费万亿俱乐部”。

  消费,一头连着民生大事,一头关系经济大局。2023年,深圳多措并举扩内需促消费,围绕建设国际一流商业载体、集聚全球优质商业资源、打造多元多层次消费新场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优化消费供给,提升城市消费能级,全市消费市场整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

  全球优质商业资源加速聚深。去年,老佛爷百货华南首店、加拿大鹅华南首店、山姆前海店、MAISON 21G全国首店等一大批含金量足、知名度高、辐射力强的“首店”加速聚深,带来更多元的消费新体验,持续提升“深圳消费”的辐射力和全球影响力。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市累计引进各类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等超1000家。其中,共引进首店427家,同比2022年增长33%,首店规模增速和品牌吸引力稳居全国前列。深圳品牌首店的全球影响力不断进阶,美国、法国、意大利、瑞典、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品牌纷至沓来,“首店经济”表现愈发强劲。

  当下的深圳,更好逛、更好买、更好玩。“顶流”商圈加速成型、消费新地标频频出圈、特色商业街区蓬勃发展。去年,深圳万象天地、水贝商圈入选第四批广东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福田中心商圈入选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卓悦中心、星河苏活购物公园、领展中心城入选全国示范智慧商店,宝安中心商圈、后海商圈、深业上城街区等获评为深圳首批市级示范特色商圈(步行街)和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截至目前,深圳初步形成了由14个重点商圈组成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特色商圈矩阵,呈现出“多点开花、串珠成链”辐射带动和均衡发展趋势。

  从餐饮文旅消费券到购车补贴,消费券密集来袭;从全域旅游狂欢月到深圳购物季,消费节庆轮番上演……2023年,深圳拿出一项又一项促消费“硬举措”leyu乐鱼手机版官网,不断激发消费新动能。

  深圳以节聚势,打造消费新场景,推动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去年,深圳组织开展“深圳购物季”等各类促消费活动上千场,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消费热潮。同时大力引进培育电商平台,引导商家积极拥抱“新赛道”,做大做强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消费新模式。